红木雕刻的生存现状 |
编辑:南京安平县海焱焱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字号:大 中 小 |
摘要:红木雕刻的生存现状 |
![]() 二、人才的缺失及培养模式的缺陷。目前在全国性的工艺品展示中,优秀作品的作者年龄偏大,年轻作者寥寥无几。无论哪一种 工艺门类都要求作者热爱工艺事业,要专心,肯动脑筋,耐得住寂寞,抵抗得住外界的诱惑。面对这些实际情况,笔者也正在尝试一些解决的办法,如在社会上定期举办作品展,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艺术有深刻的感性认识,由喜爱到向往,并投身其中。同时,笔者在带徒的同时也把木雕艺术纳入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科研之中,在讲坛上言传身教,并经常举办青年木雕作品比赛,让年轻人有机会展示,有机会学习,把这一事业发扬光大。 三、境地的尴尬。机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挤压费工费时的手工操作的生存空间,一件简单的木雕手工制作的话至少要花上几天时间,而用机器只需数十分钟。由于成本、价格差异太大,致使 手工工艺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少。成本压力让粗制滥造的手工木雕品比比皆是,手工木雕渐渐失去了文化价值,越来越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。要想使木雕艺术在市场中站定脚跟,就必须拿出机雕无法替代的优秀木雕作品,这就要求作者不但有高超的技艺,还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。 木雕艺术需要紧紧抓住特色文化,进行空间的拓展和艺术的创作。所以,它必须同时拥有艺术载体的独特性、技艺高超的工艺性以及无可替代的代表性,才能常变常新,真正具有广泛的文化传承意义。 |
上一条:家具以旧换新可推广至全国 | 下一条:家具选购六字诀 |